穆棱市高春艳:扶贫防疫两手抓 产业助力富农家

2020-04-03 13:19:02来源: 穆棱市委宣传部作者: 高伟

  【黑龙江旅游食品网】(刘福程 高伟)“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严峻形势,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群防群控,一定可以战胜疫情,迎来春暖花开。”高春艳亲切的鼓励悬羊村的百姓,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高春艳作为一名最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和悬羊村第一书记,在疫情防控最需要的时候,放弃假期休息,整天忙碌在疫情防控一线,用朴素的为民情怀守护着身边群众身体健康和安全;作为一名农技推广人的领头雁,奔走于大棚温室,悉心指导果菜育苗、食用菌接菌养菌,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一技之长守护着村民丰产丰收的希望。

  高春艳,是穆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推广研究员,牡丹江市优秀中青年专家,2017年荣获农业部最美农技员,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穆棱市下城子镇悬羊村第一书记、服务“三农”工作站站长。悬羊村位于穆棱市下城子镇,全村现有人口530户2670人,全村耕地面积8500亩。2000年前,悬羊村还是一个贫困村,因自然灾害致贫和因疾病致贫曾是悬羊村村民的心痛,成为致富奔小康道路上一道不和谐的音符。2013年穆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高春艳挂职悬羊村第一书记,任服务“三农”工作站站长,进村后她充分发挥自身的农业技术专长,和村委会班子就悬羊村发展黑木耳产业达成一致,从此她带领她的农业技术推广团队与悬羊村结为产业帮扶对子,将全村9户贫困户纳入帮、带重点,走出了一条科技帮扶,产业助力的特色扶贫发展之路。

  2019年年底通过她的科技示范和典型引路,全村已有400多农户从事木耳生产,带动全村发展黑木耳生产达3000多万袋,年产量2000多吨,年产值1.2亿元,户均年纯收入15万元以上,转移周边农村劳动力50000多人次。全村信用社存贷款发生了明显的变,贷款数从2013年的1200万元,减少到2019年的260万元,存款数从2013年的2700万元,增加到2019年的8450万,村民收入呈跨越式增长。

  食用菌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产业扶贫,带动了农民就业,带动了村风改善。一方面,农民工资性收入显著提高,如今,悬羊村已从劳动力输出村成为劳动力输入村,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回乡创业热潮涌动,农民有时间到园区挣钱而不是去麻将桌耍钱,即改善了村风,又提高了家庭收入。另一方面,农民家庭幸福指数显著提高,黑木耳产业成为农民家门口的热门产业,充分调动了农村空闲劳动力,充分利用了农民空闲时间,家庭成员报团发展产业,少去了外出打工的劳顿奔波,提升了家庭老人和孩子的归属感,第一书记高春艳几年来的真情帮扶也在村里传为佳话。

全力组织防疫,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疫情防控是全民行动、人民战争。疫情发生后,人们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在家隔离,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作为悬羊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守护全村500多户村民的安全是她最大的牵挂:村民对防护知识知道多少,外来返乡人员隔离做得怎么样了,酒精消毒后火灾隐患问题等等,这些都是疫情发生以来她日夜惦记的。疫情面前,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做抗击疫情的逆行者,一家一户地敲门,一家一户地问访。虽然群众记不住高春艳是谁,但她知道自己是为了谁。因为高春艳深知肆虐的疫情曾使自己不知所措,她相信有更多的人也会像她一样,面对疫情,她知道在她的身后有许许多多期盼的眼神和呼唤的声音。

  作为街道社区网格成员单位的负责人,包保小区的245户居民是她最大的牵挂:受命危难之时,包保居民的安全防护、隔离管制和生活保障,她都如数家珍地记在心里。每一次走访居民出门前,女儿总要嘱咐她几句,要注意防护、保护好自己,别累着等等,因为在女儿的眼里高春艳身体不好,免疫力低。有一次,她正吃饭,收到自己包保的小区又新增2例返乡人员的信息,她急忙放下刚刚拿起的碗筷又一头扎进社区,在她眼里这个时候重要的是科学防控、重要的是凝聚信心、重要的是情绪安抚。面对百姓需要的时候,她的脚步永远慢不下来,她的嘴巴也永远停不下来,她要一边指导返乡人员隔离防护,为他们测量体温、记录身体状况,向他们宣传防疫知识,以及国家、省、市委的有关防疫政策,一边还要为他们隔离后的生活物质保障提供服务,做好他们的情绪安抚工作。每每夜幕降临,万家灯火之时,她才拖着疲惫的身子踏进回家的门槛。有人说这个春节,每天下来看到的是高春艳永不疲惫的身影。如今,她包保的返乡隔离人员体温正常,健康状况稳定,精神状态良好,生活保障到位,所有的辛苦付出她都觉得特别值。正如,高春艳所说“要向老百姓传递 ‘疫情无情、人有情’ 的人间大爱,越是艰险越向前,勇挑重担”。诚然,她做到了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疫情期间,高春艳注重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每天,她奔波在农民、居民、生产园区之间,没有隔离衣,没有救援服,没有 “N95”,一副普通的口罩和一双手套就是她每天的战斗工具;没有执法证、没有通行证,只有口罩背后村民百姓熟悉的面孔。从社区到村屯、再到园区,每天往返120多公里,她带头分片包干、全覆盖登记排查、全方位服务引领,把群众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全力以赴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预警、宣传等工作。虽然都是琐事,但高春艳却每天乐此不疲。她说,非常时期,人大代表就应该站出来,为群众多做点儿事。高春艳用她那坚实的脚步践行着党员干部不辱使命的初心,诠释着人大代表担当为民的真心,及时传递党的声音。

  突出产业扶持,加大村民增收“马力”

  2013年农技中心与悬羊村结为帮扶对子后,开启了悬羊食用菌发展的新篇章,第一书记高春艳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立了“帮扶一个村屯、发展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帮扶工作思路。

  一是帮助解决了将悬羊村食用菌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列入市本级财政预算,每个新建菌包厂补贴15万元,每栋食用菌棚补贴5千元,并建立了市级领导包扶食用菌产业园区机制,相关部门参与产业发展,形成了人大、政协助力,政府推进,部门联动的发展合力,食用菌产业得以有序健康发展。二是形成了悬羊村科技推广+合作社+农户+基地的产业发展模式,高春艳首先从为菌农引进优良菌种开始,奠定了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先后为悬羊村食用菌示范园区引进优良一级菌种6000支,其次,她积极与省市相关部门沟通,为悬羊村食用菌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到了部门投资,扶持了一期400万袋和二期300万袋生产能力的菌包厂建设,悬羊食用菌合作社的成员在家门口就能购买到生产好的菌包,减少自己灭菌出菌的风险,又节本提质,増加了栽培效益。一年下来每个棚的收益可达2万余元,全部菌农都是当年投产当年见效,户均增收5万元以上,同时又辐射带动了全市黑木耳产业的发展,帮助农民探索出一条高值高效的致富产业。三是帮助合作社创立了自己的黑木耳“悬羊砬子”商标和稳定的市场,2018年获得牡丹江市唯一一个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下城子镇悬羊村“第八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获得黑木耳绿色食品A级产品。2019年悬羊砬子牌黑木耳申报获得了农产品地理标志。悬羊村也成为穆棱市食用菌产业的领航者。四是利用测土配方施肥农业“三减”项目,开展食用菌废弃菌袋的利用和处理示范,将废弃菌袋用于燃料化、肥料化生产,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内部有序循环利用,被省农科院确定为农业部种养循环重点实验室穆棱科研示范基地,对促进我市食用菌的有机循环农业发展做出了贡献,高春艳在食用菌产业上的全力帮扶,激发了农民发展的原动力,增收的“马力”进一步加大。

  突出扶贫扶志,挖掘自主脱贫“动力”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被世界瞩目,也考验着中国智慧和中国担当。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具有劳动能力或发展潜力的贫困户主动作为,努力改变自己的贫困现状。几年来的扶贫工作中,高春艳深刻的感受到,贫困户本身经济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贫困,精神贫困了,就可能在脱贫路上倒下,谁也扶不起来。薛全喜是下城子镇悬羊村三组村民,2017年贫困户大排查确定为一般贫困户,是高春艳帮扶的贫困户之一。薛全喜本人因为患有脑中风,无法下地干活,常年靠药维持。家庭成员2口人,家里23.73亩耕地,由其妻子耕种,有条件的时候薛全喜老伴每天就用轮椅推着丈夫到食用菌园区打打零工维持生计与医药费,对未来生活信心不足,面对这样的一个贫困家庭,第一书记高春艳在帮扶伊始,常常是给他们送些米面粮油等生活物资,来减轻他们的生活负担,看到薛全喜一家住房简陋,2018年高春艳经过多方筹措帮助其完成了住房内外的修缮,两年下来高春艳感觉到这样的帮扶下去,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薛全喜一家的贫困问题,于是她一有时间就到薛全喜家和他们聊天,了解他们对未来的打算,通过脱贫事例和党的扶贫政策的讲解,鼓励他们战胜贫困的勇气,2019年春节前夕,高春艳再次去探望薛全喜一家,了解到他们打算发展木耳生产苦于没有资金购买菌需物质时,高春艳喜出望外,她觉得让她看到了帮扶的希望,于是立即为他们量身定做了庭院种植黑木耳方案,2020年春节刚过,高春艳就开始忙绿着为他们筹集生产物质,2020年3月10日当种植木耳所需要的钢管、塑料布、草帘子、水泵等原材料,送到薛全喜家中时,看到薛全喜和老伴兴奋不已的样子,高春艳对村干部说,“贫困户自主脱贫的“动力”,就像春天涌动的力量,花开了就一定会结果”。2020年薛全喜一家将足不出户在家发展产业,不仅为妻子照顾行动不便的丈夫提供方便,又可以通过自食其力,凭借自己的双手,自力更生获得收入,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脱贫梦想,高春艳用生动的实践为贫困家庭发展生产致富奔小康树立了又一鲜活样板。

  突出扶贫扶智,激活菌农生产“活力”

  在帮建过程中,高春艳针对绝大多数村民特别是贫困户在发展食用菌生产中的为难心里,针对个别贫困户,她一方面帮助他们将菌种培养好直接进棚,带动其参加生产的全过程,另一方面将部分贫困户纳入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做日常小时工,带动他们学习生产的各个环节的关键技术,同时“三农”工作服务站围绕提高菌农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技术指导与培训,通过零距离指导与服务,为他们树立了自我发展的信心。

  一是制定相关规程。出台了《无公害黑木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悬羊村黑木耳生产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木耳生产流程,坚持做到“五个统一”切实提高了黑木耳的产量和质量。二是加强技术培训。几年来共举办培训班5期,深入村屯技术指导14次,发放科技宣传资料1500多份。三是创办田间学校。高春艳充分利用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与改革示范县项目建设契机,不断探索创新推广方式,建设了我市唯一家食用菌农民田间学校,坚持“以人为本、能力为先、自下而上”的办学理念,采取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以实践为手段的培训方法,通过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通过技术服务、信息服务搭建起农民与市场、农民与企业、农民与科技的服务载体,实现了为农服务零距离,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农民田间学校,先后直接培训农民学员300多人,辐射带动农户1000多人,通过示范基地的引领,形成生产上的统一菌种,统一农资,统一技术,统一品牌,统一销售,通过产业化运作,形成规模效应,进一步激发了贫困户产业发展的“活力”。

  突出科技创新,挖掘产业发展“潜力”

  产业发展,创新生产方式是发展食用菌的必由之路。新常态背景下,落实创新发展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就是进行发展创新,找到“三农”发展的突破点,找到农民生产致富的好“抓手”。

  面对村里的贫困户,大多数都是走不出去的老弱病残群体,发展农民家门口的产业,让高春艳再一次树立起了一定要在悬羊村大力发展黑木耳产业的决心,让村民们足不出村能致富有收入,就必须紧紧抓住科技这一第一生产力。

  一是科技帮扶助力。几年来高春艳不断的邀请省农科院菌研中心、牡丹江食用菌所等科研院所来穆棱协助悬羊食用菌技术指导与产业谋划,积极联系黑龙江省食用菌技术协同体系专家教授等常年指导悬羊食用菌产业发展,完善了食用菌示范园区和棚室内的配套设施,并创新了棚室黑木耳晾晒模式和循环水降温模式。二是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全村每年都要引进1至2个食用菌新品种和新技术,进行试验、示范、筛选、推广,先后引进推广了黑木耳小孔单片栽培技术、春耳秋管技术、遮阳网覆盖技术,木耳分层晾晒技术,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应用技术,推广应用牡耳1号、新世纪8号等新品种。为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她协助合作社探索并开发了刺五加木耳和沙棘木耳等功能木耳,提高了黑木耳生产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三是探索废弃菌包利用。结合农村环境整治,大力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高春艳主持开展了食用菌废弃菌袋的回收与综合利用研究,将废弃菌袋燃料化、肥料化生产,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内部有序循环利用,在她的努力下悬羊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2018年被农业部授予种养结合重点实验室穆棱科研示范基地,成为“穆棱市有机循环农业示范单元”,通过采用生物技术、物理技术,将废弃菌袋和菌糠变废为宝,探索出循环农业和环境保护的有效技术路径,对促进我市食用菌的有机循环农业发展做出了贡献。四是推动食用菌产业升级。为延长食用菌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高春艳积极帮助悬羊食用菌农民合作社引进即食木耳生产加工线,2019年她先后两次带领合作社到齐齐哈尔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学习木耳深加工技术,与全省学科带头人郭成宇教授建立技术交流合作协议,并为悬羊食用菌合作社量身定做了深加工流水线及产品配方,为合作社寻求食用菌精深加工的新途径,推动全村食用菌产业升级,实现农产品由原字号销售向深加工销售迈进。产业发展了,带动能力强了,贫户不仅在其中有了收入,同时又学到了技能,更看到了产业未来发展的希望。

  2020年新年伊始,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高春艳又是第一时间赶往村里食用菌生产车间,帮助解决疫情发生后菌包生产用工荒问题,为合作社第一时间联系购买了先进的全自动装袋窝口一体机,新机械上线后,不仅减少用工人数近50%,还降低了劳动强度,疫情期间在无法雇佣外来人员的情况下,合作社充分调动起村里老年人的积极性,使得村里70岁左右的老年人也能胜任全自动机械化作业下的劳动强度,而且感受到通过自食其力增加收入的快乐,2020年全村已超额完成食用菌菌包全年生产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推广中心服务“三农”工作站在第一书记高春艳的带动下,真心帮助,解贫困群众燃眉之急;真情付出,与贫困群众架起连心桥;真诚奉献,用科技铺出产业致富道路,如今全村发展食用菌产业的热情进一步高涨,贫困群众想脱贫、争脱贫、比脱贫的热情进一步激发,扶志扶智斩穷根、全力以赴奔小康,为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战役,她和她的团队将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