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争当农业现代化排头兵

2019-08-23 08:48:32来源: 作者:

  本网讯(高伟)8月22日,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活动农业专场发布会举行。黑龙江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金会,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乔延春,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孔宪臣,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李世润,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虞塞明,围绕“勇立现代化排头的黑龙江农业”这一主题介绍相关情况。

  粮食生产连续迈上新台阶

  70年来,全省粮食生产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先后登上300亿斤、500亿斤、1000亿斤、1500亿斤台阶,累计为国家提供商品粮1万多亿斤,贡献了占全国1/8的粮食增量,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2018年,全省粮食产量1501.4亿斤,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5倍,粮食增量占到全国增量的1/8,实现“十五连丰”,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国人每9碗饭,就有一碗来自黑龙江”,是名副其实的“中华大粮仓”。

  畜牧发展不断实现新突破

  70年来,全省畜牧业生产水平和供给能力显著提高,彻底改变了过去畜产品极度匮乏的局面。

  经济贡献率大幅提高。畜牧业从家庭副业成长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9.9%提高到2018年的27%。

  供给能力持续提高。2018年,全省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246万吨、105万吨、456万吨,分别是1978年产量的5.5倍、14.4倍和39倍。特别是奶粉和婴幼儿配方奶粉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现代农业持续引领新高度

  70年来,黑龙江省始终坚持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科技化、水利化、产业化、规模化水平,多项指标领跑全国。

  农机化水平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基本实现了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全省农机总动力达6082.4万千瓦,是1978年的20倍。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7%,比1978年提高了58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约30个百分点。

  科技化水平显著提高。创建370个现代农业科技园,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7.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9个百分点,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和农产品优质化率已达100%。

  高标准农田比重不断提高。产业化水平稳步提高,省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620家,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53%,其中粮食加工转化率59%。

  绿色生态农业迈出新步伐

  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加快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黑龙江在全国率先发展绿色食品,注重发挥出口导向作用,瞄准国际标准、国内一流,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2018年,全省绿色食品认证面积7396万亩,占全国的1/5强;有机食品认证面积650万亩(其中欧盟认证152.4万亩),占全国的1/10强。黑土地长效保护机制加快构建。《黑龙江省耕地保护条例》以立法的形式为黑土地建立起长效保护机制。

  农业农村改革激发新活力

  1983年,开始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2004年全面免征了农业税,有效减轻了农民负担。近年来,全省以“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为牵动,扎实推进各项改革取得了重要成果。

  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全面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工作,累计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400.6万本。整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9343个村(组)完成清产核资工作任务。

  提升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质量。全省农户家庭农场发展到1.93万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达9.7万个,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2.2万个,推动全省200亩以上规模经营面积1.2亿亩。

  持续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建立资金整合长效机制,形成制度化成果。2018年,全省筹措落实支持“三农”资金1093.4亿元。创新农业金融保险服务。开发“农业大数据+金融科技”平台,为2.2万农户发放贷款金额40.94亿元。

  农民生活不断实现新跨跃

  70年来,全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消费水平持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农民生活完成了由贫困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向全面小康迈进。

  农民收入持续增加。2018年,全省农民人均收入增长到13804元,是1949年的300多倍。特别是,全省城乡收入差距小,201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11:1,低于全国2.68:1的比例,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民住房基本实现砖瓦化,用上了安全饮用水,所有村屯全部通路通电,彩电、冰箱等家用电器基本普及,互联网、移动通讯逐渐普及,小汽车开始进入寻常农家,农村改厕、垃圾、污水等问题正以点带面逐步解决,越来越多的美丽乡村广布龙江大地。